今日入伏!請收好這份三伏天“養生指南”
今日起床龜苓君翻看日歷,發現今日進入“初伏”啦,今年三伏天從7月17日開始,直至8月25日,長達40天!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終于要來了。
?
據廣東氣象臺統計,受到臺風“瑪莉亞”外圍環流影響,預計本周內廣東天氣以多云、陣雨天氣為主。這種陰雨天氣,預計到下周就會減弱,從而正式“入伏”,開啟高溫天氣,預計下周都將是熱!熱!熱!
“三伏天”里,很多人往往會覺得身體乏力、精神不振、體重減輕。因此,在民間,“三伏天”也被稱為“苦夏”。
那么,“三伏天”需要注意什么?又有哪些常見隱患呢?
?
伏天需當心中暑
入伏后,暑邪作祟,高溫、高熱、高濕的“桑拿天”將頻繁出現,中暑、心血管疾病、心衰等各類健康問題也會接踵而至。
因此,三伏天應盡量避免在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三點的高溫時間段出門,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,戶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高溫防曬工作,及時補充水分,注意勞逸結合。外出可提前準備一些清涼油、風油精、薄荷錠等降溫藥品。
伏天謹記要防寒
都說“春夏養陽”、“冬病夏治”,三伏天里,人體的血管處于擴張狀態,肌膚腠理開泄,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,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。因此,冬天手腳冰涼、畏寒喜暖者在夏季治療最有效果。
那么三伏天如何去寒氣?吃羊肉、貼“三伏貼”、做三伏灸、刮痧等皆有效用。不過并非人人都適合,需根據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。
?
?
伏天酷熱高溫,人們多喜喝冷飲、洗冷水澡、愛吹空調等過度貪涼行為,導致外濕入內,反會引起脾胃升降,造成消化功能障礙,引起食欲不振等問題,冷飲雖好,千萬不要貪杯哦。
?
伏天應該吃什么?
伏天易熱、易上火、易受潮,都說“夏季要吃苦”,即要學會吃龜苓膏、蓮子、新鮮百合、苦瓜等味苦食物。
這些食物常被稱為“涼性食物”,能夠刺激膽汁、胃液分泌,增進食欲,幫助消化吸收。另外,苦味食物的生物堿還具有刺激中樞神經使其興奮,提高精神活力,增強肌肉收縮和促進代謝的作用,能加快疲勞消除。
所以,作為養生達人的龜苓君今天要教給大家一款“三伏天消暑圣品”——
DIY蓮子龜苓膏
不過,“苦味”食物藥性偏寒,多為涼寒之品,雖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但食用太多也不好,特別是老人和小孩,食用適量即可。
?
?